从法律角度分析,公司以“无限期放假”为名停缴社保、变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员工起诉获赔17万元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以下结合案例及法律规定进行解读:

一、公司行为的违法性认定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符合法定事由(如员工严重违纪、企业破产等),并履行提前通知、协商等程序。本案中,公司未提供任何合法解除理由,仅通过口头通知“无限期放假”、删除考勤权限、停缴社保等手段,实质剥夺了员工劳动权利,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147。社保停缴的违法性

《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且社保关系存续期间不得随意中断。公司以“放假”为由停缴社保,直接违反法定义务,损害员工社保权益。若因未缴社保导致员工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工伤待遇等,公司还需额外赔偿相关损失。

二、法院判决的核心理据

1.劳动关系解除的实质判断

法院强调,劳动关系的解除应以实际履行状态为准,而非仅依据书面通知。公司虽未出具书面解除通知,但停缴社保、删除门禁等行为已导致劳动关系无法存续,构成“事实解除”47。社保系统中“单位解除”的记录进一步佐证了公司的主观意图。

2.赔偿金计算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为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小林月工资1.4万元,按工作年限(6年)计算,经济补偿为6个月工资(8.4万元),赔偿金即为16.8万元,最终法院判决17万元符合法定标准.

三、员工维权的法律路径

主张赔偿金的依据

员工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和第46条(经济补偿)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此外,公司未提供劳动条件、未支付工资的行为也构成员工单方解除权的事由。社保补缴与损失赔偿

员工可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并主张因社保断缴导致的直接损失(如医疗费用自付部分、失业保险金损失等)。例如,若员工在社保停缴期间发生工伤,公司需全额承担工伤保险待遇.

四、企业合法用工的警示

“软裁员”的法律风险

企业通过调岗降薪、长期放假等手段变相裁员,可能触发《劳动合同法》第48条的赔偿责任,且损害企业信誉。本案中,公司试图规避法定裁员程序,最终支付高额赔偿金,得不偿失。合法解除的程序要求

若企业确需裁员,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履行协商、报备等程序,并支付经济补偿。例如,因经营困难裁员时,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五、延伸法律建议

员工应对策略:保留考勤记录、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证明等证据,及时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企业合规建议:建立合法用工制度,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劳资矛盾,避免采取“冷处理”手段.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无限期合同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集么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