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段庭审视频火了。业主因为不交物业费被物业告上法庭,法官一直问业主“不交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业主回怼物业没经过招投标就进小区。法官反问谁说没招投标合同就无效?结果庭审全程都在让业主找法条,物业却没人要求公示收费明细。
视频里业主提了个关键点:小区电梯广告、快递柜、停车位这些公共区域的收入本来归大家,可物业根本不公开账目。有业主算过电梯广告一年能收十几万,可物业连账本都不敢拿出来。
其实这事常见。很多小区物业压根没问过业主同不同意入驻,也没签正式合同,就开始收钱。法律规定公共区域收益要给业主分红,但现实中物业左手收钱,右手拿这部分钱装自己口袋。有人去查账,要么被拖着不理,要么拿一堆看不懂的报表糊弄过去。
最离谱的是法律明明写着业主有权查账,可真要执行起来全是门槛。业主要是拿《物业管理条例》说事,对方立马反问“第几条第几款”,就像要老百姓背书一样。这哪是讲道理,明摆着欺负人不懂法。
有些地方开始试点新办法。深圳有个小区用区块链系统,业主扫码就能看物业收支明细,广告费、停车费全透明。成都有个小区业主集体告赢了物业,逼着对方公开三年账目,还退了不少多收的钱。北京有人做了个小程序,输入问题自动推荐相关法条,简单多了。
住建部门今年也出了新政策,新建小区必须公示服务清单,要是违反直接拉黑。上海有些地方开始试“阶梯收费”,物业评分低收费就得打折。这些措施慢慢在起作用,但大部分小区还是老样子。
现在网上讨论挺激烈。有人说物业就是欺负业主不懂法,有人抱怨监管太松,还有人提建议让社区经常组织普法讲座。总之这事没个准说法,只能一点点来。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标书经营活动中无合同违约行为的承诺书怎么写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集么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