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刑事案件开庭流程
- 2、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开庭流程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刑事案件开庭流程 (一)

优质回答刑事案件开庭程序如下:
1、询问核定身份:姓名、住址、拘留时间、逮捕时间、起诉书收到时间、是否要求回避
2、法庭调查:宣读起诉书,公诉人询问被告人。
3、举证质证:公诉人将犯罪证据一一举证、展示;被告人及律师是否有证据出示。
4、法庭辩论:发表公诉意见;被告人及律师发表辩论意见
5、被告人最后陈述
6、休庭,法官与人民陪审员合议量刑
7、宣判
8、释法、法庭教育:
解释判决结果,使被告人认罪,达到教育罪犯、节约行政成本(不上诉)。
开庭时需注意的事项:
1、遵守法庭纪律。不得鼓掌、喧哗、拨打或接听电话,也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传播庭审情况。
2、尊重法庭礼仪。
3、遵守法庭程序。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法庭宣判等环节。
综上所述:刑事案件开庭程序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要求的。在庭审现场要遵守相应的程序,按照合法有效的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不要干扰法官的断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条
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开庭流程 (二)
优质回答一、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开庭流程:
(一)审判长查明当事人到庭情况,核实被告人基本信息,确认是否收到起诉书,并注意被告人的特殊情况,如未成年或不通晓汉语,需提供翻译和辩护律师。若被告人未收到起诉书或收到起诉书不满十日,则延期审理。
(二)宣布案件来源,明确告知当事人审理的是哪位嫌疑人所涉何罪。
(三)介绍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等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并明确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四)告知被告人相关权利,包括申请回避、自我辩护、提交证据等。
(五)询问被告人是否申请回避,并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处理回避申请。
(六)宣布审理是否公开及其理由。
(七)宣布法庭纪律。
二、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定义: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时,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较为简化的审判程序。它仅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
三、准备工作:
在开庭前,律师需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与当事人沟通确认出庭事宜,与辩护律师协商准备辩护材料,并与法庭联系确认开庭时间等。证据收集要确保完整性和可靠性,与当事人沟通以了解案件细节,与辩护律师协商确保辩护有效,最后与法庭联系确保按时出庭。
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百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并以两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成后,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对于二次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足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紫律云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刑事案件开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