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不少优质高教资源,有些遗憾的是,除了湘大一所双一流外,其余的985/211全部都在长沙,最可怕的一点,不少地市的院校都在想方设法去长沙布局。
这一次的主角,是原本位于衡阳的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现暂命名为湖南科技师范学院)。网友一边感慨长沙的吸引力“太强了”,一边吐槽:“不能再搬了,再搬衡阳就空了!”
11月22日,长沙医学院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新校区紧邻地铁4号线北延线"同福路"站地铁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目前扩建项目备案名称为:长沙医学院(湖南科技师范学院),占地面积约737.85 亩,建成后计划招生12000人,配套教师750人。
众所周知,之前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拟更名转设,暂命名为湖南科技师范学院,2023年5月,教育部批准南岳学院举办者由“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华雁建设公司”变更为“衡阳师范学院、湖南楚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学院由此加快了转设工作的步伐。
而湖南楚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长沙医学院所有。归根结底,湖南科技师范学院和长沙医学院属于同一个投资主体。
因为面临转设,南岳学院位于衡阳的新校区2021年开工建设,由新投资方湖南楚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出资举办,项目占地865亩工。
根据规划,南岳学院新校区力争在“十四五”末期,达到总学科门类10个、专业48个,办学规模达到在校学生30000人。
800亩的地盘,规划3万人,略显拥挤。因此长沙700亩的新校区就显得是有备而来。而且如果在长沙办学,对于吸引优质生源有着极大用处。
更为关键的是长沙医学院前身是1989年创办的湘南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是湖南省开展民办教育的先行者,1999年升格为专科院校,湘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本部迁到长沙市,2005年更名长沙医学院,是全国民办医学本科教育的佼佼者。
目前,长沙医学院在衡阳还有一个校区。而由长沙医学院(湖南楚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南岳学院,以后大规模在长沙办学,是有经验可循的。
图源:长医官网
也正基于此,众多关心衡阳市高等教育事业的网友才会提出质疑:“长沙医学院新建的校区,也喊湖南科技师范学院,而且在长沙望城并开工,是不是衡阳的湖南科技师范学院不搞了,要搬去长沙?”
如果长沙医学院的新校区建成后,变成了湖南科技师范学院,那此前众多衡阳市民心中的美好愿望就将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回复来看,新校区需取得土地并建成后方能取得其命名的批复,新校区建成并取得教育部命名前,无法使用新校区的名称办理前期手续,因此仅能以长沙医学院扩建项目的名义进行立项,教育部对学校名字正式批准后才能使用新校名。
由此可见,长沙医学院建设的新校区虽然项目名称中含有湖南科技师范学院的名称,但将来并不一定是湖南科技师范学院。
而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转设为湖南科技师范学院后目前也并不一定会搬迁到长沙办学,未来也可能参考现如今的长沙医学院双校区的办学模式。
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看后续消息,毕竟长沙医学院本身也是衡阳的高校,如今也是长沙、衡阳双校区的模式。
目前衡阳有6所本科高校,其中3所公办: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学院。3所民办: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而衡阳最强的高校南华大学早已经布局长沙,目前有8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其中长沙4所。今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发布“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长沙新院区前期工作咨询公告”。意味着南华大学开始在长沙再扩版图。但网上对南华大学在长沙的校区扩张有着不少的分歧。
如果,今后南岳学院转设后大规模办学计划也转向长沙。可以想象,未来衡阳的教育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
省会的强大吸引力固然不可否认,但教育公平和区域平衡发展同样值得深思。在小编看来,教育公平不仅仅是省内高校的合理分布,更是优质资源如何惠及更多地区。长沙可以是湖南教育的“心脏”,但其他城市也需要成为“强有力的四肢”。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学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期望,转设后的南岳学院能真正转型成为一所衡阳本地的综合性本科高等院校,为衡阳的经济发展助力。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集么律网希望衡阳这所高校也要搬到长沙?,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