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拒不返还公司财物,严重者涉嫌职务侵占罪(刑事犯罪)

有些劳动者离职时跟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协商未果下不办理离职交接手续或拒不返还公司财物,并拿公司财物变相要挟公司,企图达到索要利益的目的。这种行为非常不可取,一旦涉案金额达到三万元,劳动者就涉嫌刑事犯罪,可能被立案追诉。很多人以为这是劳动争议纠纷,其实已经上升到刑事范畴,一旦发生就追悔莫及。发生劳动争议,要通过合法合理方式解决处理,切莫意气用事。

一、离职交接

劳动者离职时办理工作交接是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也有义务办理离职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档案转移、社保和公积金转移、支付经济补偿(如有)等。离职交接以用人单位相关规定为准,劳动者在职期间临时被授权使用的公司财物应当在离职交接时一并退还给公司。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二、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是针对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包含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主体),如员工离职拒不返还公司财物,经公司多次催促劝导仍不归还,就会容易被认定为主观上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占有的财物金额达到三万元,就涉嫌职务侵占罪,用人单位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立案追诉。如涉案金额不足三万元,则用人单位可以向法院起诉员工不当得利,要求返还。

法律依据:《刑法》(2023年修正版)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职务侵占罪立案追诉标准

职务侵占犯罪,金额达到三万元,就可以去公安机关报警。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22年4月发布)第七十六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四、这不是劳动争议纠纷吗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劳动争议纠纷,应当通过合法途径处理,我国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劳动者的权利救济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劳动诉讼、国家机关投诉、第三方调解等。

劳动者不能通过拉横幅、跳楼、发生肢体冲突等极端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要承担因个人行为的过错产生的法律责任,比如劳动者在自媒体上发布不实负面公司评价,可能被追究民事名誉侵权责任;比如劳动者打砸公司财物,可能被追究故意毁坏财物罪。

劳动者拒不返还公司财物的行为,跟劳动争议有关,但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不能并案审理。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集么律网希望离职拒不返还公司财物,严重者涉嫌职务侵占罪(刑事犯罪),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