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普及的今天,杭州街头一场出租车费纠纷意外引爆舆论。
两公里多的路程被收了17元,女乘客拍视频控诉司机乱收费,结果评论区反而站了司机。
这事儿说来简单,2.1公里的路遇到大堵车,计价器从起步价跳到17元。
乘客觉得堵车不该算钱,司机一句“不算钱我喝西北风”直接点燃争执。
更让网友看不下去的是,事后投诉导致司机被停运学习,这位乘客转头还夸“杭州真好”。
翻出杭州出租车管理细则,堵车4分钟计费3.75元白纸黑字写得清楚。
导航路径没绕路,堵车计费也是行业通则。
可偏偏有人只挑自己有利的规则维权——拒绝支付合法等候费的是她,用规则砸司机饭碗的也是她。
今年这类纠纷特别多:成都女子为9元车费当街拉扯,西安乘客坐霸王车还骂街,济南出租车甚至围堵吐槽收费的大学生。
每次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后闹得满城风雨。
司机锁车门不让走确实过火,但整件事最荒诞的是维权逻辑。
手机导航显示畅通就认定实际路况必须畅通,APP点个投诉就能无视契约精神。
现金时代车费当面结清,现在平台投诉太方便,反而让人忘了坐车本质是花钱买服务。
等红灯要计费跟吃饭收餐位费一个道理,较真前查查规定很难吗?
围观群众说得直白:第一次听说堵车费算司机的?
第一次坐出租车?
两块钱吵出两败俱伤——司机被扣奖金,乘客挨网暴。
规则本应是公平秤,现在却成了单方面武器。
更可惜的是,明明该讨论的服务标准与行业规范,最后总歪成男女对立和地域攻击。
当乘车变成互相提防的消耗战,谁还愿意体谅早高峰憋尿的司机,或是带孩子赶医院的乘客?
这次杭州管理部门至少没和稀泥,该罚的罚、该澄清的澄清。
可下次呢?
契约精神被撕碎时,没有赢家。
明白女子投诉杭州出租车司机,理由奇葩惹争议,评论区与网友互喷!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