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莉(右一)到保障房住户家中走访
□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
“古科长,你现在有空吗?我有事咨询下。”
“你好,有啥事尽管说。”
……
这是武汉硚口区保障房住户周芸,前日与武汉市住房保障中心房屋管理科科长古小莉的一段对话。
这样的交流,在古小莉与保障房住户们之间时有发生。
从8年前挨家挨户走访廉租房,到如今推行政府购买专业运营服务,尽管服务方式在变化革新,古小莉团队“民生无小事”的理念始终没有变过,尽力解决住户急事、难事、烦心事。
旁人眼中,为住房困难家庭服务是个苦差事,古小莉却乐此不疲。追问原因,她回答:“成就感,来自真正帮到了需要的人。”
1个月里访遍148家廉租户
众所周知,住房保障既是一项稳定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公租房方面,截至目前,武汉市累计建设筹集公租房项目280余个、房源12.22万套。
在不了解的人看来,有关保障房的主要工作无非是资格审查、配租管理等方面。“但事实上,保障房最难的是后期管理。”古小莉表示。这在全国范围来看,也是普遍存在的难题。
在后期管理服务上,古小莉最有发言权。
“2011年,我调换到新成立的房屋管理科,当时科室仅有3名工作人员,承担着武汉市近万套廉租住房的合同签订、租金收缴、房屋维修、房屋巡查、安全管理等日常工作,琐碎而繁复。”回忆起早期的保障房管理工作,古小莉仍历历在目。
仅以早期分散购置的148套廉租房为例。它们插花似地分布在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东至青山武东,南至武昌武黄高速,西至洪山白沙洲,北至硚口舵落口,租金缴交和维修十分不便,一直是后期管理的一块“心病”。
2012年盛夏,古小莉与科室同事冒着酷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对这148家租户进行了地毯式的走访,逐一了解租户意见,探索解决的措施。
反复研究论证后,团队提出将散户委托给一家社会责任感强、耐心踏实的运营公司来管理,既解决了长期以来散户收租难和管理难的问题,也为廉租房租户提供了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
率先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长期扎根一线的工作经历,让古小莉所带的团队成为保障房后期管理的行家里手。
2014年公租房、廉租房“两房”并轨,随着大量公租房建成和交付使用,公租房保障从以建设、分配为主转向“建”“管”并重,保障房运营管理规模和住户服务需求日益增大。
古小莉大胆提出推行公租房运营政府购买服务,将住房保障部门从“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向“裁判员”的角色转变。
2018年9月,住建部等部门确定,在包括湖北省在内的全国8个省(区)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
新的管理模式产生后,古小莉紧盯管理服务质量,尝试将租户满意度测评结果与运营管理费用拨付挂钩,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保障房运营考核评价体系,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今年2月28日,武昌区在全市率先将首批590套公租房交给第三方运营管理。武汉东湖高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惠娟介绍,高地物业成立公租房运营服务中心,按照每150户配置一名专属客服管家,为租户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提供24小时贴心服务,确保租金收缴和公租房的正常使用。此外,还将发挥管理优势,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将公租房纳入社区文化建设范围,丰富群体生活内容。
热心帮助残疾家庭调换住房
“保障房后期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但不论事情大小,件件关系群众冷暖,事事关乎人心向背。”长期与租户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这项看似琐碎的工作,古小莉有着自己的坚守,既当“管理员”,更当“服务员”。
“细微处的关怀,总是让人真正感到温暖。”如今租住在武昌柴林头的崔付强告诉记者,2011年发生的一件小事,让他感怀至今。
2011年3月份,崔付强不慎跌倒造成股骨粉碎性骨折,无法行走,一家三口的生活陷入困境。当时,他住在没有电梯的8楼,上下楼十分不便。“每次外出看病,只能拨打120急救电话,请专人用担架抬着上下楼,每次花销近300元。”
变故使得本就拮据的一家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崔付强夫妻二人都是残疾人,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补贴家用,还要供女儿读书。“但我是武汉最早一批入住的廉租房租户,对此心存感激,一直不好意思提要求换房。”
当年8月,古小莉来到崔付强家巡查,细心地发现了这个问题。“武汉市早期的廉租房,多为购置的二手房,当时房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较全面照顾到申请家庭的具体困难。”古小莉说,但解决崔付强的实际困难又迫在眉睫。经过古小莉协调,当年11月,崔付强一家调换到了对面的小区1楼,解了家庭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古科长还协调物业公司,免了我家的垃圾清运等费用。”每每回忆起此事,这个汉子说话都有些哽咽。
多年来,这样的暖心事数不胜数。
至今与古小莉保持联系的周芸,幼年成为孤儿,结婚后租住在汉阳建港,丈夫因病去世后又搬到青山的一间地下室内,靠拣废品为生。后来,她又遭遇车祸腿部落下残疾,只能租住在汉阳建港两河后堤小区,母子俩的家只有10平方米。房管部门优先将周芸纳入第一批廉租房名单;考虑到她腿脚不便,房管局还专门为她调换了位于一楼的廉租房,每月房租仅29.6元。
管好房的同时乐帮租户解难
对于房屋管理科来说,管好房是本职工作,但他们不满足于此,还经常主动作为,更好地为租户服务。
江岸百步亭文卉苑小区,居住了2000余户廉租户。武汉市住房保障中心,经常联合社区、物业公司举行活动,让住户们都参与到活动中,以此来呼吁抵制不文明生活习惯、维护社区环境。
本职工作外,给自己找事情,不嫌麻烦吗?“古科长总说,房管人的初心就是情系百姓,致力安居。”该科工作人员王重娇说,管好房子是基础,让保障房住户们住得安心,才是最终目的,所以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融入到社区生活中。
古小莉介绍,保障房住户大多为社会低收入困难群体,小区内孤、寡、病、残困难家庭多,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较为集中。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被动,他们有时会产生偏激情绪,这就要求房管工作更加细致和贴心。
面对这样的群体,房屋管理科鼓励租户参与小区物业管理,有意识地引导租户在小区建立认同感和归属感;协调运营机构和物业公司,将居住区内的保安、环卫、维修等工作岗位优先提供给租户,如黄埔人家小区中,保洁、保安、医务室、健身馆中就有近10个岗位专为廉租户设置。“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保障才更有意义,”古小莉说。
(为保护隐私,租户均为化名)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集么律网希望租户有烦恼找他们诉苦,生活有难处请他们帮忙,江城保障房住户有群贴心管家,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