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土地管理的日益规范,农村宅基地“批而未建”或房屋坍塌、拆除后长期闲置的现象也受到了关注。对于这些情况,国家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老百姓在使用和利用宅基地时,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一、 宅基地空置有风险,久荒真会丢!
我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二条中明确:
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已经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
也就是说宅基地批复到手两年内要开工建房。超出两年未及时动工建设的,原批准手续大概率要作废了。
那如果已经建了地基、围墙等基础,但超过两年没按规划完成房屋施工的,该如何处置?该文件并未作出明确,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地方比如河南内乡、长垣、延津等规定,原批准宅基地予以收回或视情况收回。
根据该文件精神,房子塌了或拆了,两年内没重建,宅基地长期荒废闲置,这块宅基地很大可能也会面临被村集体收回的境遇。这也给我们提一个醒:祖辈留下的老屋若因年久失修彻底倒塌,更需警惕!
我国对土地管理的基本大法——《土地管理法》对此也有明确: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话说回来,国家有如此规定也好理解: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宅基地作为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需要合理利用。如果长期闲置或未按规划使用,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影响村庄的整体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如果有人长期占用宅基地却不使用,就剥夺了其他有需求村民的使用权利,不符合公平原则。可见政策初衷是避免宝贵的土地资源在等待中浪费,催促持有人尽快实现“安居”承诺。
二、空宅上不要种地栽树!
为了避免土地荒废浪费,一些乡亲看着杂草丛生的宅基地满眼心疼,便自行开垦种菜,甚至栽上果树——这本是勤劳之举,却可能埋下巨大隐患:
卫星“天眼”,精准识别。 如今自然资源管理早已进入“天上看、地上查”的立体时代。高精度卫星持续扫描国土,地表作物特征会被精准捕捉分析。
如果你在空闲宅基地上连年耕种农作物,卫星影像与实地核查极可能将其判定为“耕地”。一旦打上这个烙印,将来想申请建房?手续将异常艰难,耕地转建设用地审批关卡重重。
还有人选择在空宅上植树,风险同样巨大!卫星可能将其识别为“林地”。林地的管理保护更为严格,想再变回宅基地建房?也是困难重重。
三、守住宅基地“三锦囊”:
1. 拿到宅基地批复,视为启动倒计时。一定要及时开工建设,这是保住土地资格的核心防线。
2. 对祖传老宅,要定期检修维护,防止彻底倒塌。一般祖宅的继承者都不具备房屋翻建资格,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推倒老房意图房屋翻建(没有房屋翻建资格),也不要让房屋倒塌了,因为不管房子是自然倒掉的还是人为推倒的,一旦房屋不存在了,宅基地使用资格也就随之失去,这块土地也要被集体收回了。即便是一些继承者具有翻建资格(是集体成员且符合“一户一宅”宅基地使用条件),也要在房屋倒塌后两年内重建,切勿错过。
3. 即便暂时不建房,也不要耕种或大规模栽树。简单平整、适度绿化即可,确保土地性质清晰可辨。
四、 老百姓如何使用宅基地?这几点须牢记!
1. 使用宅基地须守规矩!
“一户一宅”是原则:只能有一处宅基地,面积还不能超标。已经有宅基地并且够用的,不能再申请新的。把自家房子卖了、租了或者送人了,也别想再申请新宅基地。
用途绝对不能改: 宅基地就是让你盖自家住房的!严禁在上面建工厂、搞别墅或者私人会所。
先批后建不超占: 盖房前必须拿到《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规划许可证》,而且得严格按照批准的面积和位置来建,不能想圈多大就圈多大。
2. 权益受侵害了怎么维权?
如果村里说要收回你的宅基地,一定要求他们出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相关表决记录以及县里的批准文件。缺了任何一项,地就不能收。
如果没开会、没报批,就要强行收地,是不允许的,咱们可以通过正当途径保障自身权益
户口迁到城里了,宅基地被村里非法收回?国家坚决支持你宅基地使用权: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
3. 继承和流转要清楚!
继承有条件: 城镇户口的子女可以继承农村父母房子,但不能翻建、扩建。等将来房子自然倒塌了,宅基地就由村集体收回。
流转有范围: 想把宅基地转给别人?只能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也就是本村村民之间),而且接手的人也须符合“一户一宅”的要求。
4.闲置宅基地如何用?
盘活闲置有门路: 今年国家一号文件明确: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因此自家闲置宅基地,可以跟集体商量,看能不能改建成小公园、停车场、村史馆或者公共活动场所,这样土地价值提升了,大家也受益。
有偿退出是选择: 全家都进城落户了,确实不需要农村宅基地了?可以考虑自愿有偿退出。可以转让给本村其他需要的人,或者直接选择把宅基地交回村集体换取合理补偿,增加一份财产性收入。
国家处理闲置宅基地的政策,核心是既要避免宝贵的土地资源浪费,也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权益。作为农民朋友,关键是要守规矩(及时建、合规用)、懂时限(别拖过关键期限)、会维权(程序要合法),并积极了解盘活闲置资源的途径。国家的本意并非剥夺权利,而是引导每一寸土地回归其本源价值。当我们理解规则、尊重规则,方能在这片承载乡愁的土地上,筑起真正安稳的未来。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集么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