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卖假冒伪劣产品是一种什么行为后果如何
- 2、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 3、如何认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
- 4、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谁负责处理?
- 5、假冒伪劣产品赔偿标准具体是怎样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卖假冒伪劣产品是一种什么行为后果如何 (一)

贡献者回答一、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定义及后果
1. 卖假冒伪劣产品是指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被判处罚金,以及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若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赔偿金额可能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二、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责任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款,罚款金额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
2.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将被判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罚款金额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
3.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将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款,罚款金额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
4.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款,罚款金额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或者可能被没收财产。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规定
单位犯本罪的,将对其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罚。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二)
贡献者回答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量刑标准一般是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话是拘役,如果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金额已经达200万元,商家也有可能会被判处15年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而且销售金额和现有的假冒伪劣商品全部都会被没收。
一、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量刑标准是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是两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当然还存在着1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幅度。
按照工商管理相关规定,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将处以等值金额等值三倍以下的罚款,其所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金额在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两倍以下的罚款;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在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假冒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的。
三、消费者维权投诉找哪个部门
目前,我国受理产品质量问题的部门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企业主管部门、商检部门和人民法院。
国务院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方面,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明确分工如下:
1、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凡属产品质量责任问题,均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所属各级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负责查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助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配合。
2、在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发现生产、经销掺假产品、冒牌产品的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查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配合。
3、在市场上倒卖、骗卖劣质商品的行为,凡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查处;需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协助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协助。凡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现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查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助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协助。同一问题,不得重复处理。
商家顶风作案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原因无非就是存在着暴利,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正规产品的声誉,而且最终受损的都是消费者本人。因此。不管我们购买到的这件假冒伪劣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确认有问题的话就一定要追究商家的责任。
如何认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 (三)
贡献者回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主观故意:
行为人必须主观上故意制造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若因疏忽而非故意,不构成此罪。
销售金额或价值金额:
销售金额超过5万元即构成犯罪。未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若其价值达到法定销售额的三倍,即便未实际卖出,也可能构成犯罪。商品价值的计算方法通常依据非法销售价格或市场价格,特殊情况由评估机构确定。
欺诈行为:
行为人制造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可能侵犯知识产权或构成欺诈。组装假冒正品或销售翻新旧货,即使没有明确标识,若意图欺骗消费者,也可能构成此罪。
情节严重:
只有在情节严重时,才构成刑事犯罪。这通常涉及销售金额巨大、欺诈行为恶劣、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等因素。
综上所述,认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销售金额或价值金额、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以及情节的严重程度。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谁负责处理? (四)
贡献者回答发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由该部门负责整改,没收违法所得,处一定负责罚款,假冒伪劣商品不包括精神产品,主要是物质产品,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不真实性。 一、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谁负责处理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需要提供对方售假的证据即可,如发票和官方鉴定结果等材料,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其他同类产品的外部特征,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在当前市场上主要表现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
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以直接拨打12315举报,向当地质监部门举报或投诉,流通领域发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或投诉。向其提供对方售假的证据即可,如发票和官方鉴定结果等材料。
二、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怎么维权
(一)保留证据(原件):包括购物发票、小票、商品实物;
(二)复印证据:包括拍照(数码相机)、复印;
(三)可以与商家和厂家中的任何一方先行联系索赔事宜,初步了解对方反应;
(四)不满意可以联系辖区工商、质监、消费者协会等机构书面投诉,应当载明: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制投诉的日期等。消费者采用电话、上门等形式投诉的,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前款各项信息。
工商部门负责管理假冒伪劣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首先要保留好相关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是商品实物,购物的发票,然后跟厂家进行联系,确定索赔问题,如果对方拒绝赔偿,消费者可以到工商管理机构投诉。
假冒伪劣产品赔偿标准具体是怎样 (五)
贡献者回答假冒伪劣产品赔偿标准具体如下:
一般为商品或服务费用的三倍: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最低赔偿金额为五百元:
即便按照三倍计算得出的赔偿金额低于五百元,经营者也应至少赔偿消费者五百元。
特殊情况下的惩罚性赔偿:
若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并因此导致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受损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在此情况下,消费者除获得实际损失的赔偿外,还可获得不超过所受损失两倍的惩罚性赔偿。
此规定旨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与诚信。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紫律云网关于假冒伪劣商品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