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法律帮助这些门道得弄清

本想找律师打官司,却有“法律咨询服务公司”找上门,交了6000余元服务费后才意识到,这并非是专业律师机构。近年来,网络中涌现大量“法律咨询”广告,法律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有哪些区别?又该如何通过正确渠道寻求法律帮助?

七旬老太网上找“律师”

未曾想找到法律咨询公司

2024年6月,因女儿去世后的遗产划分问题,年过七旬的蒋女士专业法律人士帮助自己处理,“当时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家机构的广告,说是他们公司是专门帮人打官司的,承诺肯定能打赢,并且可以签订委托合同。”蒋女士说,她此前没有接触过律师行业,以为对方是一家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加上对方承诺肯定能帮她打赢官司,她便将希望寄托在了对方身上。

蒋女士表示,她觉得对方处理问题不专业,加上随后在网上进行了查询了解,才明白对方并非正规的律师事务所。

“我找的是专业律师,怎么最后成了法律咨询公司?这笔钱能否给我退还?”蒋女士说,她向对方多次提出退款但无效,之后经过频繁投诉,这家法律咨询公司才答应退还她2000元的费用,并让她签订了《退款确认函》及承诺此后再不投诉的保证函。

蒋女士说,她所面临的遗产纠纷案目前还未解决,希望通过这件事能给大家提个醒,要通过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处理法律纠纷,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找法律咨询公司代理案件存在哪些“坑”

除了字面上的“咨询”外,法律咨询服务公司究竟是否有代理当事人打官司的资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包括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此前也不乏有地方法院发布《关于规范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通知》,严禁各种法律服务公司、法律咨询公司从事诉讼代理活动或作为当事人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违规代理:作为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无代理诉讼资质

小王因发生工伤事故久卧在床,无法自行向公司主张赔偿。养病期间,小王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某法务咨询公司的宣传视频。沟通中对方宣称是劳动争议类案件资深律师,并明确表示小王的伤情能够达到工伤十级。在取得小王信任后,双方签订《协议书》,约定小王按赔偿款总额的20%支付某法务咨询公司服务费。

在协议签订后,某法务咨询公司却称小王达不到工伤十级,并以申请工伤鉴定需要疏通关系为由要求小王给付一定数额的“关系费”。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掉入精心编织的陷阱中。小王拒绝支付费用,没想到却被对方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剩余服务费1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某法务咨询公司作为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无代理诉讼资质却包揽了律师事务所从事的有偿代理民事诉讼业务,超出其经营范围。因此,《协议书》中关于开庭费用约定的条款,应属无效。某法务咨询公司主张按照赔偿款20%收取费用,该约定以最终赔偿结果作为收费依据,实质上构成风险代理。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的意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工伤赔偿、劳动报酬案件禁止实行或者变相实行风险代理。本案某法务咨询公司提供的法律服务,同样应受到法律法规关于禁止适用风险代理案件类型的约束。

法院认为,《协议书》关于以最终赔偿结果作为收费依据的约定应属无效。某法务咨询公司主张另行支付服务费1万元,于法无据,不予支持,判决驳回某法务咨询公司的诉讼请求。

违规操作:私自代替客户决策,侵害诉讼自主权

未经授权,某法律咨询公司竟然冒充当事人的签名和指印,代为向法院申请撤诉。2024年初,某服务合同纠纷的消费者徐先生找到湖北某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签了一份《消费者维权法律顾问合同》。合同约定,由该公司指派法务为徐先生提供法律维权咨询指导服务。不久,徐先生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递交了相关诉状。但让他意外的是,2024年5月,正在做开庭准备的徐先生接到法院工作人员来电,称收到一份以徐先生名义出具的撤诉申请书,向他核实。徐先生大吃一惊,称并无此事。

经法院核实,该公司未经徐先生同意,擅自以其名义制作撤诉申请书,并在上面伪造签名及指印,随后邮寄给法院。寄件人廖某,即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承认上述签名及指印皆为其员工冒签,系因为徐先生此前表示路途遥远不能过来开庭,让该公司帮忙撤诉,故有此所为。但该公司的说法并没有证据证实,徐先生也不予认可。

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的前述行为属于冒充他人参加诉讼,严重妨碍法院审理案件。廖某当时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经手人,后为公司总经理,是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对公司的前述严重妨碍法院审理案件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作出罚款决定书,对廖某罚款1万元。

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咨询公司有哪些不同?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认为,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咨询公司的区别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立与责任承担不同。律师事务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组织形式有合伙所、个人所等。常见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由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对律师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法律咨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多为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二是资质不同。律师事务所持省级司法机关颁发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从业人员为专业律师,必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持有律师执业证。法律咨询公司仅需注册登记后取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营业执照》,对从业人员资质没有要求。

三是监管不同。律师事务所受司法行政部门及律师协会监管。法律咨询公司不受司法行政机关监管,主要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理,相对自由度较律师更大。

四是从业领域权限不同。律师事务所可接受各类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参加诉讼、仲裁、调解等活动,亦可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解答法律询问、代写法律文书等。法律咨询公司只能按照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不能以律师名义开展业务。

赵良善建议,若市民有法律服务需求,应优先寻找律师提供。找正规律师事务所可通过当地律师协会网站或司法行政机关网站查询。如果需要委托律师但经济困难,在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下,可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免费法律援助律师协助代理案件。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经济纠纷民事诉讼律师事务所咨询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