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警方锁定嫌疑人王某并对其刑事拘留。37天黄金救援期内,律师发现关键证据存在时间矛盾,王某有确切不在场证明。案件侦查终结前,公安机关核实并了律师意见,最终撤销案件,王某获释。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侦查终结是刑事案件的重要分水岭,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命运!
作为专注刑事案件的律师团队,我们深知在押人员及其家属此刻的焦虑。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讲讲:刑事案件侦查终结后,会有哪几种处理结果?
第一种可能是:撤销案件! 这是所有在押人员家属最期待的结果。当侦查机关发现存在以下任一情况时,就必须撤销案件:案件事实根本就不是犯罪;或者虽然有犯罪事实但不是嫌疑人所为;或者属于法律明确规定不予追究的情形——比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过了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没人告诉或已撤回告诉,以及嫌疑人死亡等。
一旦撤销案件,立即放人!如果嫌疑人已被逮捕,公安机关会发放释放证明,并通知当初批准逮捕的检察院。某“帮信罪”案件,就是在侦查终结前成功论证了当事人主观上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最终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当事人得以回家过年。
第二种结果则是: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当公安机关认为案件达到 “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的标准,就会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全部案卷材料一起移送给同级人民检察院。
这时候案件就进入了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将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半个月)。移送审查起诉意味着公安机关认为你的行为已涉嫌犯罪且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绝不等于最终会判刑!在这个阶段,律师依然可以通过专业辩护争取 “不起诉”结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案件一旦移送审查起诉,羁押时间可能继续延长。审查起诉阶段通常需要1.5至6.5个月,如果检察院起诉到法院,一审阶段又可能持续3至14个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反复强调“黄金救援期”的重要性——越早委托专业律师介入,越能把握案件走向!
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专业律师的价值,就是在法律框架内为当事人争取最优结果——无论是撤销案件、不起诉还是法庭上的罪轻辩护。
郑重声明:本文旨在法律科普,案例模糊处理,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案件,需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陈五争律师,北京刑事辩护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每年全国接案办案,数百起案件办理经验,擅长领域:刑事辩护,在宋某诈骗案、莫某盗窃案、朱某职务侵占案、宋某敲诈勒索罪等众多刑事案件的辩护中,均为当事人争取了超预期的合法权益。
相信关于盗窃拘留37天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