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离婚协议还能起诉吗?答案是有可能

#签了离婚协议还能起诉吗#

签了离婚协议还能起诉吗?

在婚姻关系走到尽头时,许多夫妻会选择签订离婚协议来和平分手,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然而,生活常常充满变数,签完离婚协议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或对协议内容产生反悔,这时候不少人会问:

,这需要依据具体情形来判断。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协议在双方办理离婚登记后生效,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签了协议就完全丧失了起诉的权利。法律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特定情况下允许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

二、可起诉的情形

财产分割问题

如果离婚协议中对财产分割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受欺诈或胁迫方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并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例如,一方故意隐瞒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在离婚后发现,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被隐瞒的财产。

子女抚养问题

离婚协议约定了子女抚养权归属和抚养费支付方式等内容,但之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抚养方因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无力继续抚养子女,或者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存在虐待子女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另外,如果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或者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子女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

离婚协议未涉及的事项

若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遗漏了某些重要的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对某些财产的归属约定不明确,在离婚后双方无法就这些问题协商一致时,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请求法院对未涉及的财产进行分割或明确财产归属。

三、起诉的流程

准备材料

决定起诉后,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首先是起诉状,详细写明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比如请求重新分割财产,要说明原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法院如何重新分割。其次,要提供相关证据,如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胁迫行为的证据,或者能证明财产状况、子女抚养情况变化的证据等。同时,还需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离婚证以及离婚协议等相关文件。

选择管辖法院

一般情况下,离婚后财产纠纷和子女抚养纠纷等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涉及不动产纠纷,则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立案与审理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出示证据,并进行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事实情况,依法作出判决。

签了离婚协议并非绝对不能起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通过起诉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诉讼过程较为复杂,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建议在遇到相关纠纷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离婚了还能不能起诉从判。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集么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