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快乐小猴,
今天想和你聊个特别现实的场景。假设有一天,你刚做完晚饭,家里那位小朋友坐在沙发上刷着短视频,你忍不住催了句:“快点去写作业!”结果他头也不回、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回你一句:“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其实不光是你,身边很多妈妈都和我吐槽过类似的事情。孩子小时候明明挺乖的,可怎么越大越像“刺猬”,说句话就扎心?
有的妈妈可能火气蹭蹭蹭就上来了:“你这是什么态度?”有的妈妈委屈巴巴:“我是你妈,还不能管你了?”还有人直接困惑:“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呢?”其实啊,当我们听到孩子忽然这么“有脾气”,心里肯定会有波澜。明明辛辛苦苦把他养这么大,突然有一天,他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你,那个落差感一时间真的让人想掉泪。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
我的一个朋友,巧巧,就是这样一次被儿子打了个措手不及。有天她催着10岁的儿子去收拾书包,儿子甩了她一句:“你为什么总让我干这干那?我凭什么得听你的?”巧巧当时眼圈都红了,她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白努力了。但她没急着发火,而是深呼吸了好几下,决定先稳住情绪。她蹲下来,和儿子面对面:“宝贝,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太唠叨,总在指挥你?”儿子低着头,闷闷地说:“有点,感觉你总是在盯着我,我都没自己的想法。”
她突然很心疼。仔细一想,从放学开始,她确实一直在“命令”:“鞋摆好!洗手!别弄脏沙发!赶紧作业!”儿子压根没机会自己安排点事儿。其实他说“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也不过是想有点自己的空间罢了。看吧,孩子长到七八岁,其实正是独立意识逐渐冒出来的时候。他们习惯了小时候你帮安排一切,但慢慢地,他们希望能为自己的事情做主,争取一点“话语权”。
高情商的妈妈,通常会做三点:
第一,先接住孩子的情绪。巧巧没有马上怼回去,而是认真的听完了儿子的小抱怨。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说狠话不是为了气你,就是嘴笨,搞不清“表达自己”和“伤人”的区别。你要做的第一步,是确认她不是“无理取闹”,而是真的有点委屈、有点不甘心。
第二,让孩子一起参与规则的制定。巧巧说:“那我们来定个规矩,以后哪些事你愿意自己安排,哪些事你觉得还是需要我提醒?”儿子瞬间变得很积极。“我想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作业,然后写完可以玩半小时。”巧巧想了想同意了,“可以,那你也要保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没完成怎么办?”儿子想了想,“那就少玩20分钟吧。”这下,家里气氛一下缓和了。
第三,引导孩子承担选择后的责任。巧巧对儿子说:“行,如果因为你没有及时做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那以后就要自己跟班主任解释,妈妈不替你说话。”表面上看,是巧巧“退让”一步,实际上,她是在引导儿子从小有选择权、有责任感。孩子慢慢就会意识到: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啦,家长和孩子都在成长,不可能总那么淡定。不小心发火了,能及时跟孩子道个歉,解释一下原因,也没什么丢人的。最重要的是,能保持沟通的渠道畅通无阻,不要让权威和指责堵住了彼此的心。
看,其实孩子跟我们“顶嘴”,不是在挑战你的权威,而是在用他有限的词汇找自我。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而每个妈妈也需要一些时间和智慧,把角色从“发号施令”转向“耐心倾听、共同成长”。比起让孩子永远听话,我们真正希望的,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懂得承担,不是吗?愿屏幕前的你,遇到这样的“灵魂拷问”时,都能不慌不乱,用爱的智慧陪孩子一起长大。
相信关于妈妈你把我抚养大歌曲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