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已将谩骂、侮辱列入家暴,全国30%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

家暴,只有 0 次和无数次的区别。河南商丘的刘女士因不堪丈夫窦某某家暴,在一次被殴打中,逃生时从二楼跳下,致双下肢瘫痪,被鉴定为轻伤一级,她曾起诉离婚,窦某某不愿离婚,法院要求双方私下调解。

7 月 29 日,她终于等来了好消息,7 月 28 日法院判决离婚。刘女士在朋友圈留下了两个字 " 解脱 ",用 " 解脱 " 二字诠释自己的心情。此前,北大女生包丽自杀事件曾引发社会很大关注。

日常生活中,遭受家暴的人并不少见。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数据,在中国,平均每 7.4 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全国 2.7 亿个家庭中,30% 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在省内多家医院临床心理科,每年都会接诊诸多因家庭问题导致心理障碍的患者。

许多心理障碍很难在短期内调整

来自长沙的刘女士觉得自己 " 像被不安缚住了 "。一年来,刘女士的丈夫表现出了强烈的被害妄想症倾向,只要刘女士下班回家稍晚或是去外地出差,丈夫就会莫名地断定她是出去外遇。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程明介绍,大部分的家庭暴力都与夫妻中一方的心理障碍有关。诸如抑郁、焦虑、人格缺陷等问题,都会使人易怒而缺乏管理情绪的能力,在公众场合下,这样的人也往往表现出冲动、难以交流的特点,而在更为隐秘的家庭环境中,这样的个体就有可能出现突发的暴力行为。程明说,面对心理障碍造成的家庭暴力时,许多受害者会首先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爱人走出心理障碍,但实际上,许多心理障碍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的。

程明表示,在无法有效制止对方进行家庭暴力的情况下,受害者应意识到伴侣并非对彼此拥有无限制的责任,将离开作为自我保护的一种选择,也未尝不可。

数地已将谩骂、侮辱列入家暴

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数据,在中国,平均每 7.4 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全国 2.7 亿个家庭中,30% 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每年有 15.7 万妇女自杀,其中 60% 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

在生活中,确实有由于情绪失控或神志不清造成的突发性暴力行为产生的可能,但这样的暴力行为,施暴者清醒后会出现强烈的忏悔情绪,并在后续生活中自发、刻意地避免暴力再次发生。

" 在情绪理性的情况下实施家庭暴力,施暴者必然有着自己的目的。" 程明表示,大部分的家庭暴力原因是夫妻中的一方有意建立心理优势,使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再平等。

" 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动手,通过武力威胁的方式形成话语权。" 程明说,但其实生活中,建立心理优势的形式有很多。在我国,最普遍的心理优势建立在经济收入的差异上。在家庭中,收入低的一方被认为是没有对家庭做出足够的贡献,而在家中 " 抬不起头 "," 其实,仅用收入判断家庭贡献是很片面的,即使双方贡献并不相同,也应该保持平等和尊重。"

程明表示,心理学上的家庭暴力不仅指行为暴力,实际上,冷暴力、人格侮辱、精神打压,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今年上半年,广州、杭州等地已经正式将谩骂、侮辱列入家暴形式中。

及时表达不满扼制暴力升级

" 有过离婚的想法,但下不了决心。" 来自娄底的蔡女士今年 43 岁,在街坊邻居看来,娄女士一家的生活说得上是幸福美满,而在娄女士的眼里,生活是无尽的辱骂、殴打和泪水。

结婚没几年,她就常常受到丈夫无端的辱骂。虽然心中十分痛苦,但为了家庭的圆满,也因为害怕外人的非议,蔡女士选择了忍耐痛苦。

" 受暴方是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打破家暴困境的。" 程明表示,她(他)要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就不会被家暴。蔡女士的心理可能是依赖性人格的表现,出于对现有的家庭、生活、情感的依赖,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对于家庭暴力的抵抗,将自己一步步置于更加危险的处境中。

" 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出现了持续的家庭暴力,受害方就需要接受心理干预。" 程明强调,当发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遭受家庭暴力时,应及时进行社会干预,对施暴方制造压力。当收到来自家暴受害者的求助时,不要因为 " 家丑不可外扬 " 遮掩,或将其视为夫妻内部问题不予理会。

" 目前我国解决家暴问题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妇联、公安部门,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多专门针对家暴的社会组织出现。" 程明表示,对于解决家暴问题,社会援助十分重要。

程明强调,要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和家庭中,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双方的人格平等和互相尊重。一旦受到了人格侮辱或是主观意愿不被尊重,就应该及时表达不满,扼制侮辱和不尊重的升级。专家提醒,在遭受家暴时,应第一时间就医并报警,在警方的帮助下进行证据采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上文关于30%中国已婚妇女曾遭家暴的相关信息,集么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