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治安好不好?
哪个城市最宜居?
权威排行最新出炉,
快看看有没有咱家乡!
7月9日,《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郑州大学举行。 据了解,《报告》是由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在对我省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报告》的作者分别来自于河南省党政机关、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以及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
河南省社会治安形势优于全国水平
总体来看,河南省社会治安形势优于全国水平,相对平稳。《报告》指出,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维护社会治安长效工作机制的有效途径,同时,大力开展各项社会治安治理工作,使得社会治安形势优中有稳。2015年,全国的万人刑事案件率为60.78%,而我省的万人刑事案件率为57.69%,显著小于全国水平。此外,2015年全国的万人犯罪率为8.65%,而河南省的万人犯罪率为7.59%,也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了解,上述成绩是在我省警力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取得的,十分不易。截至2006年底,我省公安机关共有人员编制77622名,占全省总人口的万分之七点九,而全国这个比例是万分之十二。十多年来,这样的数据并未发生改变,我省警力总数一直稳定。
我省公安机关靠什么取得如此优秀的战绩呢?记者了解到,我省公安机关通过打击吸毒人员和“两抢一盗”,通过创新建立合成作战模式,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省公安厅通过对过去几年报表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地区吸毒人员与“两抢一盗”案件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从2015年10月1日起至年底,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吸毒人员“大收戒”专项行动,实施双向延伸全链条打击,一方面深挖吸毒人员的毒资来源,从中破获一批“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另一方面,全力追查吸毒人员的毒品来源,破获一批重大涉毒犯罪案件。“大收戒”使我省多发性侵财犯罪下降了3成多。
省公安厅通过分析大数据得出,“盗抢骗”犯罪是整个刑事犯罪的主要矛盾,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扒窃、盗窃车内物品四类案件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此,全省公安机关抓住这个提升打击效能的“牛鼻子”和突破口,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犯罪的手段、动机及智能化程度不断发生变化,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依靠单一警种的侦查力量、侦查手段和侦查资源,以及传统的侦查模式,难以承担起高难度、高强度的侦查打击任务。2015年6月19日,省公安厅在严厉打击八类严重暴力案件专项行动部署会上,提出了合成战役的思路,向深化公安体制机制改革要战斗力。目前,我省公安机关通过改革,大大提升了战斗力。
河南生产安全也有所改善
《报告》显示,与2014年的数据对比,我省2015年的安全生产形势有所缓解。一是伤亡事故总数显著减少,从2014年的1716起减少到2015年的1438起,减少了16.20%;二是伤亡事故造成死亡总人数显著较少,从2014年的903人减少到2015年的753人,减少了16.61%;三是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显著降低,从2014年的0.348人减少到2015年的0.109人,减少了68.68%。
记者了解到,2015年,为了守牢安全生产这条红线,我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立下安全生产“军令状”,向省政府递交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狠抓责任落实,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治理整顿,建立完善预防治本长效机制,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等指标继续下降。我省着力推进依法治安,积极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为建设“四个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在生活安全方面,我省交通事故十万人死亡率中部六省最低。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交通事故发生数量急剧增长,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2015年,我省共发生交通事故6429起,死亡人数1631人。2015年,我省十万人交通事故发生率为6.51起,大幅小于全国的13.66起,在中部六省中为最低。同时,2015年,我省十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为1.87人,显著小于全国的4.22人,在中部六省中为最低。
《报告》也指出,我省的火灾形势严峻。2015年我省火灾发生数量增长了46.65%,由2013年的13587起增长到2015年的19925起;火灾造成死亡人数由2013年的46人增长到2015年的117人,增长了154.35%;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由2013年的14843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9755万元,增长了33.09%。
社会矛盾化解推进有方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案件,为全省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法律援助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
我省法律援助机构个数基本保持不变,诉讼案件总数由2013年的81442件增长至2015年的88402件,增长了8.55%;咨询人数大幅增长,由2013年的497242人增长至2015年的688791人,增长了38.52%。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加快了法律援助改革的步伐,省司法厅联合省法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审判阶段刑事辩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抗诉、上诉、申诉等5种情形案件纳入通知辩护范围,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适用范围,提升了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同时,省司法厅积极总结我省首创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经验,出台《河南省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办公室(工作站)工作规定》,科学界定驻法院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办公室和驻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职能,全面提升值班律师工作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此项工作被司法部确定为全国样板。
法律援助工作是我省司法行政工作的亮点和品牌,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行的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试点、农民工法律援助省际协作机制、法律援助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等,在全国发挥着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对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以及特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不断降低法律援助申请门槛,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文件形式确定低收入经济困难标准,实现法律援助由低保群体扩展至低收入群体。2011年至2015年,全省法律援助资金增长近1.4倍;法律援助年度办案量由5.66万件增长到8.84万件,受援人数由31.2万人增长到74.5万人,累计为农民工争取损害赔偿和劳动报酬15亿元。2016年,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7万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71.9万人次,受援总人数达82万人,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和取得报酬3.76亿元,各项指标均持续居全国首位。
● 人民调解工作稳中求进
2011至2015年,我省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数量变化不大,一直稳居在5.55万个左右,但调解民间纠纷的案件数量近年来显著增长,2011年时仅有55.39万件,2015年则达到101.8万件。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份,全省在市、县、乡、村四级均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了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在医疗、交通、消费、物业管理、旅游管理等多个行业领域建立77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在派出所、法院、检察院、信访部门设立328个人民调解室,设立854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室,有效发挥了化解矛盾纠纷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我省共有专职人民调解员6.39万人、兼职调解员14.39万人,设立首席人民调解员2400余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人民调解员队伍。
● 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处理案件趋于稳定
过去5年,我省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案件总数有所增长,从2011年的17118件增长到2015年的23799件,增长了39.03%;集体劳动(人事)争议数量有所减少,从2011年的219起减少到2015年的209起,减少了4.57%;立案受理案件涉及劳动者人数略有增长,从2011年的23853人增加到2015年的28711人,增加了20.37%;集体劳动(人事)争议人数显著减少,从2011年的3579人减少到2015年的2904人,减少了18.86%。
公共服务预算支出显著增长
《报告》指出,我省的基本公共服务状况显著改善,我省的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显著增长。2015年河南省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为6799.4亿元,较2014年的6028.7亿元增长了12.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教育、医疗卫生四大类公共预算支出均实现了增长。从占比上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略有增加,而科学技术、教育略有减少。
河南哪些城市最宜居?
《报告》显示,总体来看,我省宜居情况较好,济源、漯河、许昌排名前3位,随后依次为焦作、洛阳、信阳、三门峡等,安阳、商丘、周口排名倒数后3位,郑州排名第12位。
其中,经济发展度方面,郑州、许昌、洛阳遥遥领先,周口垫底;环境优美度方面,济源、洛阳、漯河得分较高,周口得分最低。
此外,生活便宜度(包括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居住条件等)方面,漯河、济源、濮阳位列前3位,郑州得分最低;城市喜爱度方面,信阳、许昌得分领先,平顶山、安阳市的居民对所在城市的喜爱度较低。
记者:郭跃华
编辑:黄慧
通过上文关于各地区犯罪率的相关信息,集么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