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生活。这种腹泻并非单一类型,而是根据病因可分为多种。主要包括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如霍乱、痢疾等;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感染性腹泻,例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导致的腹泻;还有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性感染性腹泻,像阿米巴痢疾、贾第鞭毛虫病等。此外,还有旅行者腹泻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如食物中毒、药物相关性腹泻等类型。

感染性腹泻有哪几种 (一)

感染性腹泻有哪几种

感染性腹泻由不同的细菌、病毒引起特点也各不相同。可以有细菌性痢疾即菌痢,轻者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多或有脓血。重者会出现发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的情况。因为发病肠道的病变还未形成,患儿不但没有腹泻,还有可能便秘。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每年的8-11月是发病高峰也叫秋季腹泻,多见于营养不良。秋季腹泻起病急,体温升高到38-40℃,同时伴有感冒的症状。另一种是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腹泻,空肠弯曲菌是小孩感染性腹泻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占感染性腹泻病例中的第二位,仅次于细菌性痢疾,全年均可发生夏季为发病高峰,尤其是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

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的对象包括 (二)

对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或中毒性病例、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进行监测。包括:1. 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2.经临检实验室检验确认的李斯特菌感染病例和阪崎肠杆菌感染病例。

3. 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4.异常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结石病例。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品中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天然毒素等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源性疾病监测内容包括食物中毒,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疾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等,与食物有关的过敏性疾病,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等。监测对象为医院所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监测对象为14周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及老年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是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和儿科的就诊者。通过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爆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爆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的能力。

诺如病毒是什么 (三)

诺如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的一种病毒,也被称为诺瓦克病毒。以下是关于诺如病毒的详细解答:

广泛流行与感染情况:

诺如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不受季节限制。在成人和学龄儿童中较为常见,美国每年60%90%的非细菌性腹泻病例与诺如病毒有关。荷兰、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显示出相似的感染情况。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大约为15%,表明人群中普遍存在感染。

病毒特性:

诺如病毒具有快速变异的特点,这使得其难以通过疫苗或单一治疗方法进行有效控制。该病毒具有强大的环境抵抗力,即使以低剂量存在也能引发感染。

感染症状与潜伏期: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和呕吐,通常被称为急性胃肠炎。

公共卫生意义:

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它对公共卫生构成了相当大的疾病负担,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减少其传播和影响。

管理分类:在我国,诺如病毒被列为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进行管理。

如何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 (四)

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所引起的腹泻。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可将其分为急性(<14天),持续性(14~29天)或慢性(≥30天)。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如诺如病毒等),但某些病例的病原体实际传播途径尚不明确。不同感染接种剂量直接影响疾病的传播方式和易感性。发病机制为毒素和(或)病原体直接侵犯胃肠道黏膜而致病。其临床表现均可有腹痛、腹泻,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后确诊须依赖病原学检查。

各种腹泻的处理原则相似,但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又有不同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霍乱定为甲类传染病,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定为乙类传染病,除上述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定为丙类传染病。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腹泻。常见细菌包括霍乱弧菌、痢疾杆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弯曲菌、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腊样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病毒包括诺如病毒、B组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星状病毒、某些呼吸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隐孢子虫、环孢子虫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艰难梭菌等。

腹泻通常定义为每天(24h)排未成形大便≥3次,或每天排出未成形粪便的总量超过250克。粪便的性状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样便。同时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可以因大量丢失水、电解质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分泌性腹泻与炎症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指病原体或其产物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患者多不伴有发热、腹痛,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属于此类腹泻的除霍乱外,还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肠炎,诺如、轮状等病毒肠炎,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肠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等。

炎症性腹泻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多为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属于此类感染性腹泻的除细菌性痢疾外,还有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艰难梭菌性肠炎等。

体格检查:应注意中毒征象、精神状态(中毒性菌痢、STEC)、脱水体征和提示性腹部体征。实验室检查鉴别炎症性和非炎症性感染性腹泻目前尚无理想的指标。

粪便检查(1)粪便细菌培养发热和/或脓血便患者应进行粪便标本培养及药敏有助于经验治疗后调整治疗方案。近十几年来为了防控霍乱,CDC要求腹泻患者在肠道门诊开诊期间霍乱培养率达100%。目前临床常见的轻型霍乱往往通过便培养被确诊。(2)粪便常规显微镜下检查:见红、白细胞可提示炎症性腹泻;暗视野下见“鱼群样运动”提示弧菌,并需进行制动试验以甄别霍乱弧菌;如腹泻带血,尤其粪便中不含白细胞,提示可能为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O104:H4)或阿米巴、艰难梭菌感染(后两种病原体可破坏粪便中的白细胞)。(3)诺如和轮状等病毒性腹泻可用ELISA法检测抗原或RT-PCR检测病毒核酸。(4)寄生虫如怀疑寄生虫感染可选择便涂片找虫卵或卵囊。

血常规炎症性腹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分类可增高。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时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尿常规合并HUS者可见血尿、血红蛋白尿、管型尿。

生化及电解质合并HUS者血BUN、CR、AST、ALT、BIL、LDH、CK等可增高,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

治疗原则: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饮食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一般不需禁食(严重呕吐除外),口服补液疗法或静脉补液开始后4h应恢复进食,少吃多餐(建议每日6餐),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尽可能增加热量摄入。避免进食罐装果汁等,以免加重腹泻。

通过上文关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分类的相关信息,紫律云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紫律云网的其他页面。